1936年建设委员会发布第108号、117号训令,委派建设委员会技师高敏学前往山东济南,查验济南电气公司新装发电机情况。在高敏学赴济南前,建设委员会电委会恽煇主任面谕,要求高敏学查验济南电气公司新装发电机时,除了对济南电气公司详加视察外,顺便调查济南各工厂的自备电厂情形,高敏学谨遵恽煇主任嘱托,摸清了济南工业电厂的底数,从此形成了济南最早的工业用电情况的报告。
1935年3月15日,建设委员会技师高敏学会同设计委员会叶桂华离京前往济南,开始了在济南9天马不停蹄的奔波。作为清末“自开商埠”经济发展的典范,济南是中国近代工业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自开埠后民族资本经济得到发展。尤其是1930年9月,韩复榘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后,在济南推行的禁毒、乡村建设和发展教育,社会风气逐渐好转,工商百业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许多开创性的企业,如丰年面粉厂、华兴造纸厂等等涵盖了面粉、纺织、印染、造纸、机械等几大支柱性轻工行业,曾鼎盛一时。在抗战前期,济南究竟有多少工业自备电厂,作为用电的主管部门资源委员会没有详细的资料,因此高敏学一行肩负起调查实际情况的任务。
高敏学、叶桂华到济南后,得到山东省政府和电业主管部门山东省建设厅的高度重视,山东省建设厅委派技士李冠熙陪同一起前往济南电气公司查验,经过现场检查、查验资料、座谈会商等方式,PP电子官网高敏学一行掌握了济南电气公司新装发电机工作情形,高敏学、叶桂华编写《查验济南电气公司新机报告》《视察济南电气公司报告》,除此之外,经过山东省建设厅技士杜德三提供的省建设厅1935年8月编写的《济南市工厂一览表》,以及济南电气公司在1935年12月编写的《济南电气公司新厂落成纪念特刊》等与济南工厂有关的大量资料,高敏学、叶桂华逐渐厘清了1936年3月之前济南各工厂的自备电厂情况。
在理清济南电气公司新装发电机工作情况后PP电子,1936年3月23日,高敏学、叶桂华遵照恽煇主任的指示,在省建设厅技士杜德三的陪同下首先来到济南津浦车站北苗星垣创办的成丰面粉厂,在成丰面粉厂文牍秘书俞冠五的陪同指引下,参观了位于天桥以西,南临官扎营北街、北靠工商河的厂区。该厂资本80万元,占地面积15000多平方米,办公楼、仓库等建筑的山墙结构和墙饰线脚都反映出比较明显的巴洛克风格,制粉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高达31.8米的7层建筑,曾是济南北部的制高点。成丰面粉厂是济南开埠和津浦铁路开通后民族资本大规模“兴办实业”的典型,当时全厂资产总值120万元,投资兴建3座水管式锅炉,在1929年耗费7万元购买一座苏尔寿850马力汽机,购买一座20千瓦、2座4.5千瓦用皮带拖动的Bengmann制造厂生产的发电机,其中20千瓦发电机工厂内照明使用,2座4.5千瓦发电机供漂面粉用,10名发电职工每日消耗博山煤矿14吨煤炭,年产面粉4000包-9000包,其中1934年年利润达24万元、1935年年利润15万元,该厂有60亩仓库可备扩充生产15万包面粉的产能,自己生产制造的磨面机效能比肩进口,是济南早期民族资本家雄厚实力的见证,在当时的中国北方都称得上面粉业大王。
从成丰面粉厂出来,高敏学、叶桂华来到相邻的济南商埠新引河畔成通纱厂。该厂创办于1932年,当时成丰面粉厂经过十年的发展,其铁工部已具备了制造面粉、纺织设备的能力。此时,在英国攻读纺织工程专业的苗海南也学成回国,以成丰面粉厂董事为主的50人,投资150万元,同年7月28日,在成丰面粉厂召开济南成通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成通纱厂)创办大会,成通纱厂投资17万元购买2680马力英国产MV汽轮机,以及2000千瓦英国产MV发电机,14名从事电力的员工全年消耗4100吨博山煤粉,每年发电量304.2万度,年产纱锭1.48万枚,其中细纱车间用电最多,效率较其他厂家也高,其发电机和大部分纱锭全套设备,由苗杏村委托荣宗敬从上海怡和洋行赊购。1933年5月11日,成通纱厂正式开工生产,当年获利6.8万元。
高敏学、叶桂华离开成丰面粉厂后,联系仁丰纱厂工程部马镜轩,在他的带领下了解仁丰纱厂自备电厂情况。1932年6月,苗氏家族开始筹办成通纱厂时,桓台人穆伯仁欲投资5万元,被苗家婉拒。穆伯仁曾经创办德兴和粮栈,并修建了可容粮十几万吨的大仓库。1917年至1919年,穆伯仁又相继创办了通惠银行、惠丰面粉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太原晋丰面粉厂,他深谙面粉厂的经营之道,于是,穆伯仁便联络了崔士杰、辛铸九、马伯声等人士,筹集150万元于当年12月开始筹办仁丰纱厂,并将厂址选在成通纱厂东北隅的商埠北仁丰路。祖籍德州、生于泰安的马伯声在仁丰纱厂建成以后,先后担任仁丰纱厂常务董事和经理。仁丰纱厂在1934年花费3.1万元购买一座英国产锅炉以及1000千瓦英国MV汽轮机和发电机,总计发电设备18.966万元,11名电厂工人每日消耗15吨博山煤屑,日发电量1.2万度,每日出产纺纱47件,年盈利3万余元。
高敏学、叶桂华在济南考察的最后一天,即3月24日,他们首先在苗海南的陪同下来到济南城北林家桥附近的成通林家桥分厂。该厂1919年成立,1935年1月因困损严重被迫停产,但迫于外国人想进行收购,省政府立即收由省府整理,并委派苗海南为工程师在1936年3月10日进行复工整顿开业,该厂注册资本金340万元,在复工评估时仅剩余50万元价值。该厂配备5座火管式锅炉,配置500马力和400马力汽机各一座,带动2座7.5千瓦柴油发电机和20千瓦、30千瓦柴油发电机各一座,电力主要供给厂内电灯照明使用。
辞别苗海南,高敏学、叶桂华马不停蹄来到济南东流水大于家桥苗兰亭创办的成记面粉厂。成记面粉厂是由民族资本家苗兰亭发起并联合其他人集资20万元创办。1932年租用民安面粉厂设备于当年5月开机投产,1934年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厂内职工150人左右,每天出产3600包面粉,年利润7万元。截至1936年3月,该厂2座150马力的煤气机正在维修中,新购1座75马力的电动机,带动15马力柴油发电机,每日消耗3吨博山小山清供煤,据陪同的营业股职员季少山介绍,厂内煤气机陈旧不堪,导致煤耗过高,厂内有意向向济南电厂(济南电气公司)购电。
高敏学、叶桂华转到丰年面粉厂现场考察,总经理孙墨村委托制造部班头刘馀三接待。丰年面粉厂是在济南的民族工业自备电厂中创建最早的,1915年由山东银行行长张子衡等集资4万元在济南西关东流水(济南铜元局前街)创办的,起初仅有钢磨4盘,日产面粉200包。因销路好,获利厚,很快增股银75.19万元,重建厂房,花费10万元购备550马力煤气机、3座美国GE等厂商生产的以皮带拖动的发电机,以博山小山的白煤为燃料,并新型钢磨24部,日产面粉4000包(最高达7000包)。
高敏学、叶桂华按照原定计划来到铜元局前街何丰尧创办的华兴造纸厂,在制造部主任金龙章的带领下,参观了1919年初由何宗莲、吴达卿、朱益庭等人筹集35万元,收购原官商经营的泺源造纸厂的机器厂房,现更名为山东华兴造纸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委托礼和洋行代购2台锅炉,以及60马力、180马力共两台汽机,每日耗费25吨博山煤屑用于企业生产,但制造部主任金龙章介绍,该厂因煤耗过大,3月29日即将召开董事会商议引用济南电气公司电力的提案。
高敏学、叶桂华在济南的最后一站是到位于济南大槐树街的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1909年PP电子,德国工程司进驻距济南城西三公里的大槐树庄开始建厂勘探、设计和筹建工作。1910年正式开工兴建。1913年4月1日,“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建成并正式投产。刚建成的工厂占地面积574121.25平方米,工人411名,设备82台具,在津浦路同时期建成的三个工厂中,设置规模居首,主要工作是修缮津浦路北段的机车车辆,制造机客货车配件及车务、工务设备上的机械用品。工厂先后由德国、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经营。高敏学、叶桂华在时任厂长陈广沅陪同下参观了发电设施PP电子,该厂的设备是在1913年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建设时所建,是济南最早的工业用电设备,包含两座双横关筒式锅炉,以及由SSW制造厂生产的2座220千瓦、一座110千瓦发电机,16名电业工人每天消耗5吨中兴公司煤屑,每日发电1400度,厂内最高负荷为1407千瓦。
3月24日,高敏学、叶桂华在济南调研工厂自备发电机装置相关工作已告完结,并于当日离开济南,高敏学、叶桂华回到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编制了《济南市工业厂自备发电厂调查表》,并于5月8日上报建设委员会,在报告中,高敏学、叶桂华根据现场调研,写了对济南工业自备电厂的情况记载,高敏学、叶桂华认为“济南大工厂林立,其与公司(济南电气公司)发生关联者绝少,各厂动力概自备设备,此实增加各厂办事之困难”,在高敏学、叶桂华看来,这种现象不仅是济南电气公司的损失,更是社会效益的极大浪费,“电厂办理不善,其影响所及于此可见矣”。高敏学、叶桂华分析济南电气公司装具新发电机后,已经注意如何扩大营业,吸引新的电力用户,在1936年1月间,济南电气公司减低电价,决心继续扩大营业规模以实现提升经济效益。但是工厂的自备电厂一旦设置锅炉以及发电设备,势必不能一夜之间就闲置不用,对于工业用电的推广有很大的阻碍,只能等待机会。高敏学、叶桂华认为,“济南为北地大邑,居户稠密,工业发达,居民达43万以上。工厂现有400余家,实可兼收江苏、武进两县之优点。故该公司(济南电气公司)如能早日办理妥善,其后,发展程度当可媲美本会(建设委员会)之戚墅野电厂,或犹过之”,高敏学、叶桂华对济南电气公司的发展前景还是寄予厚望。
至此,山东省第一份企业自备工业用电情况横空出世,为研究抗日战争前济南工业情况,以及济南电力事业的发展脉络,提供了完整、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研究院近现代史馆《济南市济南电气公司》(馆藏号:23-25-02-009-01)
研究院近现代史馆《济南市济南电气公司》(馆藏号:23-25-02-010-01)
范薇 《从“万国机车都能修”到“追风逐梦”,这座津浦铁路上的百年大厂,如何与共和国同成长?》2024年9月10日《大众日报》
郭学军 《济南“国棉四厂”辉煌历史:曾为抗美援朝捐过战斗机》2019年6月5日《齐鲁壹点》公众号
《从清朝的铜元局到山东第一家造纸厂,这个大院记载着济南的工业史》2019年11月26日《老济南文化传承者》公众号